一、什么是深科技
截止今日,“深科技”(Deep Technology)这一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并没有统一的凯发k8国际定义。
一般认为,深科技等同高科技,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在1995年,由大卫·罗森博格(David Rothenberg)撰文并刊登在10月号《连线》杂志的一篇名为《深科技》(Deep Technology)的文章做出了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
他认为,技术本身其实什么也不是。“深科技”只有将技术使用者与生态背景以一种和谐的方式进行同步才会变得有意义。“深科技”不会让沙尔克04遭受失业边缘,董事会任人唯贤我们超然于这个世界,而是让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物种之一回归本质。
最直观的深科技,是基于科学的发现或创造而产生的科技。是能够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科技,比如治愈癌症。
在20世纪,科技本身似乎拥有未来学大师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1970年说的 “加速推力”。在绝大部分的人类历史中,沙尔克04遭受失业边缘,董事会任人唯贤我们都无法比马或帆船更快,但在1969年,阿波罗的10名船员们的飞行速度是每小时25000英里。
在那个时代,人类不仅登陆了月球,还制造出了生产线、飞机、盘尼西林和结核病疫苗等等。正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美版出版人Jason Pontin所描述,“我仍记得收看阿波罗17号升空的场面。当时5岁,妈妈告诉我不要盯着看土星五号燃烧着的推进器。我模糊地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月球计划,但当时我确信在我的有生之年,火星殖民地将出现。”
然而,在1970年以后,再也没有人类回到过月球,也没有人再比阿波罗10号的宇航员更快。对于科技力量的乐观已消失殆尽,而那些我们曾寄望于科技解决的大问题,例如前往火星、创造干净的能源、治愈癌症,甚至养活全世界都变得非常棘手困难。
所以,“科技力量解决大问题的能力出现了问题”这一观点开始变得司空见惯。你常常能听到,如今的科技只是在通过一些无足轻重的玩具取悦我们,比如是iPhone、Apps和社交网络,或是加速自动交易的算法。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错,它们延伸并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却不能解决人类的大问题。
另外,很多时候,那些看起来是科技上的大问题,其实却不是。例如,饥荒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食物短缺造成的,但通过30年的研究发现,饥荒更多是由于政治危机灾难性地影响了食物分配造成的。科技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或帮助食物的储存和运输,但只要是糟糕的政府就会有饥荒。
然而近几年,改变世界的新科技力量又开始出现,尤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基因编辑、无人驾驶汽车、火箭回收等领域。最近,Google旗下的DeepMind开发的AlphaGO击败了围棋领域的人类高手更是让人们突然意识到,科技领域的突破可能将在未来几十年中将对人类生活带来重大改变。
按照解决重大问题的传统分类,“深科技”必须是基于科学的发现与发明、能改善现有生存环境、从本质上进行的技术创新,大致可分为五个核心领域沙尔克04遭受失业边缘,董事会任人唯贤:
1.计算机科学;
2.生命科学;
3.材料科学;
4.新能源;
5.其他跨领域技术;
之所以有“其他”这一类,是因为现在有很多深科技虽然来自某一特定领域,但其应用前景存在很大变数,加之某些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很难界定其属性。
其中,以生命科学为例,这是一个被资本所低估的领域。现在,我们都在谈论健康追踪App、如何在线预约医生、建立网上社区等。这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深科技,更加符合这一定义的是新药物、医疗设备研发、新的诊断技术、成像技术,以及基因技术。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的标准来决定深科技的定位:
一、基于科学的发现;
二、真正的科技创新;
三、深科技应用的创新。
(信息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DeepTech深科技”栏目)
二、深科技创投的重点
现在是深科技投资人的时代,硅谷著名孵化器YC W16的首日就展示了约12家深科技公司,从农场机器人到超声波诊断,从宇宙通信到轨道运载火箭再到超音速飞机。很多公司都在为了解决世界性难题,同时攻占多金市场,而在致力于解决硬件技术问题。
初创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适合于科学发现。复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也比以往更容易获得,同样的,曾经阻碍大多数初创企业迈出第一步的资源——如机器加工和3D打印服务,集装电路板和大规模生产等也更为普及。像Electric Imp和Particle.io这样的原型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为C端和B端用户建立智能的,可以与智能手机兼容的连接装置。
如今新一代的深科技公司与前几代有何不同沙尔克04遭受失业边缘,董事会任人唯贤?现在的深科技创业者可以从前一代的生物燃料、电池、半导体和能源采集初创企业学到哪些教训?
Lux Capital的投资人给出了他的看法。
1.需强调产品多于技术
在他早期的投资经历中,深科技创业者挣扎着告诉投资人他们的技术将如何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他们强调的重点在质量因数,例如效能和速度,剩下的则全靠投资人想象。半导体公司融得了上亿美元,期望借此在手机和PC端取代在位企业,他们根据自己团队中的博士生数量确定融资金额。能源公司融得更多,他们期望能以比传统方式更低的成本销售电力产品、燃料和化工产品。
一个2倍低功耗的收音机,或者2倍高能量电池,或者高效50%的太阳能,当时这些理念初听起来都很吸引人,但面对亚洲市场的竞争挑战(半导体)以及不断下降的能源价格(清洁技术),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金钱,这些公司发现自己难以找到跟进的投资以实现曾经承诺的效益。
现在的深科技公司不遗余力地传达产品体验,他们用精彩的视频和动画来传递用户体验,而他们的其他同伴则在做SaaS和按需服务。他们对向客户和终端用户传递价值的强调反映了他们关注价值的传输胜过了推动技术的发展。
2.创建持久的公司
如今的技术公司正在建设公司长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队伍。他们不仅仅招募工程师,还为公司积极引入设计、产品和市场人才,公司的创始团队详细地传递他们的观点,告诉人们他们的公司将如何塑造未来,而不是像以前的公司将这一点留给雇员和投资者自行想象。
因此,这些公司吸引到了许多热情的技术人才,他们充满激情地朝着共同的愿景工作。创始人在创建公司时就对公司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有着更清楚的认识,而不是选择证明技术是令人满意的,并因此期待投资者能加倍下注或收购者能提出优先购买的提议。
3.顾客优先并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
从前的半导体公司和能源公司都遭受了技术发展周期长和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困难。当你准备修建一座实验设施,或者向一个掩模组投资1000万美元,在产品符合市场需求(PMF)方面已经很难再做出大的改动。
如今的企业正通过更快速地进入市场并更新迭代以控制上述问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控制了资金使用,避免了以恢复自身市场位置为目的的大量融资可能对早期投资者造成的伤害。
他们应该把自己的时间用在哪些方面?
4.思考竞争优势
在一众SaaS、APP和数据公司中生产出闪耀的产品是一件很光彩的事,而这时常会迷惑到创业者和早期投资者。
但不幸的是很多初创企业没有意识到,随着基本工具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行业的进入门槛也会不断降低。在大多数情况下,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就会很快过时。很多聪明的创业者试图通过强调品牌和用户体验来克服这一问题。不幸的是,那些照相机、监控器、扬声器和健康追踪器便于使用的基础也会降低转换成本。
有些投资人喜欢听到创业团队亲身的独特经历,而硬件/技术只在其中起到辅助的作用,对用户来说他们甚至可以是透明的。事实上,理想的情况是,你希望用户能毫不察觉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苹果就深谙此道,在其丰富的用户体验背后蕴含着掌握抽象技术的艺术,而这使其产品变得很简单,却很吸引人。
1)引人入胜的体验.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
人们想要奇幻的体验,并且在理想的情况下,同时不用感知到任何硬件或技术的存在。当用户习惯了一种丰富的体验时,他们便不太可能被市场上出现的下一个产品所吸引。当投资人在考察公司时,他们希望在对技术感到惊奇的同时,也能被产品体验吸引。
为什么中间会是点?因为在数学中,这是两个矢量的数量积的表示,当两个矢量呈直角方向时数量积会很小,而当他们为同一方向时数量积会最大,也就是说,当你同时关注技术和用户体验时,你是最有优势的。
2)确保你的深科技有10倍优势,否则你将永远追着潮流走
很多投资人与创业者都会陷入这样的圈套,很多人会守株待兔般地期待技术实验能一直成功,但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很快就会被分往市场营销和售后支持。从这一点来看,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是否更有优势,而是技术究竟多有优势?因为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尽管技术可以更快地更新迭代,但大公司在生产、销售和营销这样的领域更有优势。很多初创企业发现自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他们可能需要为技术生产过程筹集资金,并不断地陷入到这种筹资模式,进一步地又将稀释员工和早期投资者的利益。
三、投资人怎么看
1.李丰坚定看好深科技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坚信,深科技将会是接下来的投资机会。
他认为无论互联网模式如何变更,技术创新才是长期优势。从2000年到2010年间,国内互联网一直处在高速增长,到了2010年开始进瓶颈,之后移动互联网出现,并且快速发展。现在由于人口因素和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增量也开始变平缓,此时技术创新的长期竞争优势才体现出来。
在李丰看来,技术投资有其优势所在。原来在中国大部分投资和涉及到投资对象,主要做的商业模式创新,如果凑巧投入所有钱但没有做到第一名,基本上过去投的钱的价值变得非常小,这是他们看到过去在很多垂直领域做商业模式创新时的状况。但技术投资不一样,当投资人了解这一技术本身后,不管是从积累还是从现阶段位置来看,投资的价值已经产生,不会因为做不到第一就不存在,这可能是其与商业模式最大的区别,无论是对投资人和创业者都一样。
2.王煜全看好积木式创新
海银资本合伙人王煜全指出,美国目前存在一个新的趋势——大量的小创业公司崛起。他们通过将高校科技产业化,在拥有单项优势后,外包协作其他单项优势的模块开放创新方式,这些小公司几乎掌握了国外大部分的先进科技。
但作为美国创新主体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在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瓶颈,主要表现在批量生产能力不足、融资能力有限。用最先进的技术实现0到1比较容易,但从1到100万、1000万,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提升,更需要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投资——研究和研发是两码事,一个科技成果要成功转化成产品,中间还需要很多环节。
王煜全认为,在美国小公司研发基本完成,开始考虑量产和市场,但又缺乏资金、估值偏低的时候,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投资。投资的同时把制造能力和市场能力带给这些公司,让自己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相比和大企业合作,中国企业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四、金牌顾问:商业模式已创无可创 创新回归技术本质
纵观历史最近的几次大经济周期,基本都是由技术引领的,比如:纺织机、蒸汽机;钢铁和铁路;电气、化学和汽车;汽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它们为人类从1782年至今带来了五次经济周期,每一次的周期都由这些创新技术开启。
我们目前所处的第五次经济周期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技术的,按照以往前四次的规律,创新技术带来的经济繁荣期大概是20年左右,第五次貌似也没有逃出这个规律,1991年~2010年,全世界享受了信息技术带来的经济繁荣期,也有人认为1991年~2007年才是真正的繁荣期,2007年之后世界经济已经开始走向衰退,不过达成共识的是,这一波繁荣要比以往来得更猛烈,但也更短暂。
金牌顾问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商业模式创新已经在资本的推动下,全部试了一遍,能成功的成功了,不能成功的再如何试也不可能成功。正像一位投资人所说的:“现在,VC筛选项目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去年最火的O2O,今年乏人问津。很少有机构再相信,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投资硬科技、黑科技成为主流,因为即使这些项目倒掉,至少还能留下点专利。但是对于VR/AR、人工智能等项目,机构多是谨慎投资,抱团取暖。”
目前我们遇到的尴尬境地是,下一个标志性创新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比如:无人驾驶/智能驾驶、机器人、AR/VR、量子计算机、基因技术等都处在科技发展的相对早期阶段,都还没有像iPhone这样的标志性产品诞生。
所以,在这个新旧技术交替的空档期,也就成为了投资的低洼期,资本寒冬期。
另外,根据以往引发经济周期的标志创新技术看,不会出现很多技术扎堆引领的情况,那么现在被大家看好的一系列未来“深科技”哪个会成为真正的第六波经济周期的大王呢?
金牌顾问认为,从目前看来最现实的可能是人工智能,它会以智能驾驶/无人驾驶为突破口实现新的一次经济周期,随之而来的就是物联网。
研制阿法狗的“DeepMind”公司已被Google收购,而Google公司正在研制自动驾驶汽车,并且已经在美国各地的公路上跑了一百多万公里了。
虽然目前它只能保证在50码的速度上实现安全、稳定。但有了50码,60码还会遥远吗?一旦超过60码,首先货车制造业就会发生革命性变革,全世界的卡车制造商都要被淘汰沙尔克04遭受失业边缘,董事会任人唯贤!因为,卡车不需要司机了,谁还会买需要司机的卡车呢?
如果它的速度能超过100码,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都会面临天大的困局。
而且这个变化将引发无数产业链的崩溃,不仅是汽车产业,还会影响到一系列的相关产业,比如:汽车不违章,那么交警、路政等怎么办?汽车维修行业怎么办?目前通过私人和企业每年能给保险公司带来2000亿美元的收入,但无人驾驶/智能驾驶将会使保险收入能缩水六成以上,怎么办?……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工业升级都意味着打破大多数人的饭碗重来,这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失业潮,比如:工业革命前,95%的人在种地,突然有了农业机械,大量农民失业,流离失所后辗转进入第二产业。
未来人工智能将使第二产业的就业也基本消失,那未来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只有第三产业这一条路了?
不难想像,人工智能会使物质生产变得更加简单,人类将会集中到需要创意、个性的服务领域,通过更精细的服务,满足彼此对生活的享受。
那么这个预言会不会实现?
金牌顾问只知道,越来越多越成熟的机器人正在取代生产线上的工人!
发表评论